首页注册个人资料论坛选项悄悄话搜索在线会员日历帮助退出 收藏 | 设为首页

ASWECAN ASWECAN > Wicretrend > 文字 > 读特朗斯特罗姆诗歌随笔之四:精神生活的外层空间(云也退)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主题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半疯女侠
会员
读特朗斯特罗姆诗歌随笔之四:精神生活的外层空间(云也退)

精神生活的外层空间
  ——特朗斯特罗姆的《孤独》
  
  云也退
1
  二月的一个夜晚,我差点在这里丧生
  我的车滑出车道,进入
  路的另一侧。相遇的车——
  它们的灯——在逼近
  
  我的名字,我的女儿,我的工作
  松开我,默默地留在背后
  在越来越远的背后,我是匿名者——
  像校园被对手包围的男孩
  
  逼近的车辆射出巨大的光芒
  它们照射着我,我转动转动着方向盘
  透明的恐惧像蛋白滴淌
  瞬息在扩大——你能在那里找到空间——
  它们大得像座医院的大楼
  
  被撞碎前
  你几乎能停下
  喘一口气
  
  这时出现了一个支点:一粒援救的沙子
  或一阵神奇的风。车脱了险
  飞速爬回原道
  一根电线杆横空飞起,断裂——一阵尖利的声响
  ——电线杆在黑暗中飞走
  
  四周已平静。我仍系着安全带坐着
  等待有人冒着风雪
  看我是否安然无事
  
  2
  我长时间的徘徊在
  东哥特结冰的田野上
  半天不见人影
  
  而在世界其他地方
  人在拥挤中
  出生,活着,死去
  
  想引人注目——生活在
  眼睛的海洋
  就必须有特殊表情
  在脸上抹泥
  
  呓语飘起,沉落
  在自身,天空
  影子和沙石间分裂
  
  我必须孤独
  早晨十分钟
  晚上十分钟
  ——无所作为
  
  所有人都在对方那里排队
  
  几个
  
  一个
  
  
  
  不再有冬天了。阳光像蛇皮一样发脆蜕下,纷纷地洒在城市的每一个露天阳台上。夜里也不常能听见北风呼啸的声音,路上的行人还是那样的匆匆忙忙,走在时间末尾的阴影中。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这首《孤独》,它为一个和冬天一样只剩下象征的事物找回了本意。年逾古稀的特朗斯特罗姆偏坐窗前写下诗句,极地的冰川顿时轰然鸣响。
  每一个诗人都品味过孤独。这里有一种属于“元叙事”的抒情:越是抽象的概念越容易被任意加以阐释,也越能在诗歌中获得质感。深入本质的背后,诗人伸手去触摸存在,凡触摸之处虚无皆成真实,真实得残酷:“我的名字,我的女儿,我的工作/松开我,默默地留在背后/在越来越远的背后,我是匿名者——/像校园被对手包围的男孩。”我是被“松开”的,那一刹那我才明白,原来一切曾经牢牢拥有的都不足以倚仗。他们、她们和它们“松开我”,与此同时孤独走近了,它走近时比死神更加匆忙,轮到离别却徘徊良久:“四周已平静。我仍系着安全带坐着/等待有人冒着风雪/看我是否安然无事”:刹那间袭来的孤独,把一个惊魂甫定的人的头脑洗刷成一片空白。
  类似的惊险我本人也遭遇过:当两束耀眼的灯光直射过来的时候,我获得了半秒钟的两腿发软、头皮发麻,冬日傍晚时分空气的余烬扑撒在道路上,裹挟着恐怖感日久弥深。无从逃避,更无从珍惜,一条朝圣路从异域的山顶迤逦而下,两旁的圆石隆隆滚落,叩击着长满灌木的来路,要求我捐弃曾经享受和承担的一切;城市迎着夕阳的每一扇门,与此同时纷纷响起声音,侧面是隐隐咆哮的风,大口大口地啜饮黑暗。“二月的一个夜晚/我差点在这里丧生”——凡人真实的命运,以朴实无华的“丧生”为孤独作注脚,献出一笔并不美好的酬劳。
  春天我去参加了一个纪念画展。多年前的一次春游途中,年轻的画家溺水身故,是作者生前的朋友们为他举办的。说起当时的情景,时隔五六年他们还禁不住哽咽,他们说出事地的水其实很浅,他们说出乎每个人的意料,他们说那片河水就像一处新鲜的伤口,河底的石头都历历在目。四壁挂满了画,很明显,作者爱用浓烈的暗红色和赭石色,汇成一组组线条突兀的、熔岩一样的凝重色块。离得远看,画面焦躁、阴郁、滞重——据说这就是所谓死亡意象,一种经点破后才能若有所悟的东西。是不是只有艺术中人才能离奇地预言并掌握命运呢,尽管这种命运只能是向死的命运?逝者仿佛没有死去,他只是于抵达之后返回,与未逝者的心灵遇合到一个地方,荆棘丛生、枯草败絮飞舞的地方,然后才慢慢地、安然地交出余生;他走过的短暂的30多年似乎只是为了证明一个先在的命题,或是完成某种命定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里,他知道永恒地接近世界的脊髓是多么地不可能,而被褫夺、被榨干、被压垮却易如反掌。3月的鲜花茫然地开始绽放,孤独将时间变缓了,一日长于百年。
  太多的人在说孤独,说那种不知是难以忍受还是可以享受的感觉。在它的怀抱里人会想到要清算狂暴的童年,要颠覆暧昧的观念,要校正长期以来方向不明的旅程。但是,有一种只有在萧条的冬日才能触摸到的质感,被无边的岁月烘托到一个辉煌的高度的质感,像幽灵一样,只在一天早晨附着在诗人的身上:“我长时间地徘徊在/东哥特结冰的田野上/半天不见人影/而在世界其他地方/人在拥挤中/出生,活着,死去”,从这些冰冷地燃烧的句子里,我想象着特朗斯特罗姆凌驾于所有洞穴之外的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是意大利的土地,这里曾经是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日耳曼国,被雄才大略的查士丁尼一世灭亡;从某种意义上说,行走在这里的,是一个生命。在一场死神擦肩而过的车祸中幸存下来的生命,在东哥特土地上缓慢地放大、拉长、延伸,让古老的召唤缓慢地传到现在。他是斯堪的纳维亚的孑遗,永远落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点上,落在生存与死亡之间的一个点上,永远生活在无生命的、或长或短的空间距离之间。那样的春日里,青天恒在,诗人怀着被遗弃的心情奇迹般找回了自己的世界。当他俯身捡拾孤独的吉光片羽——那是些永恒的东西,密密地镶嵌成精神生活的外层空间——的时候,“生活在眼睛的海洋”已经不再重要。
  19世纪初,夏多布里昂站在缪斯山顶,见到鹳鸟们集结、展翅飞向非洲,发出由衷的感慨:“两千年来,它们就是这样走着相同的迁徙路线,无论是在梭伦的治理下还是在黑衣太监首领的统管下,在这座城市中它们都一样地自由幸福。站在革命无法涉及到的山上,它们看到了人类的变迁。当在埋葬着笃信宗教的先人的土地上成长起了蔑视宗教的新一代时,年轻的鹳鸟却仍一如既往地赡养着它们的老父”。我知道,这种令人钦慕的气度来自一路山高水长的历练。只有那些充盈着高贵的心灵,才取道早晨十分钟、晚上十分钟的“无所作为”以求得“必须的孤独”。当夏多布里昂透过变幻的人世万象看到高山之巅的鸟巢的那一刻,他炫耀着与生活进行了漫长的抗衡之后感到的幸福的疲倦。
  人们常常把画家的罹难看作自主的选择,疲倦对他而言并不幸福,因此他宁可承担失去一切的瞬间恐怖;他不仅为了间接表明一种对世界的看法而从事绘画,还要亲自为之作证,让春天永久回到冬季。所幸加缪说过:“世界永远只表达一件事物:它首先吸引人,然后让人厌倦,最后它凭顽固的一声赢得了胜利。它永远是对的。”人永远只能无助地品味孤独,不论在哪一界。而特朗斯特罗姆的将孤独的寒冷延续下去,降到一个真实的极限:所有的人都在对方那里排队,从而不再思考自己的位置,不再给真正的孤独保留片刻。就在那个不太冷的冬天,我从邻近的城市出差返回,坐在时速160公里的汽车里定定地注视着挡风玻璃上曲曲折折的雨水轨迹——一场暴雨几乎浇灭了我的一切,连同那一点点可怜的思想。夜幕匆匆扑上来不留一丝罅隙,轮下,高速公路延伸着漫漫黑暗,汽车仿佛颠簸在汪洋中的诺亚方舟,周围水花迸溅。一种孤独攫住了我,五个小时里我缄口无言,甚至遗忘了司机的存在。我合上眼睑,忽然之间,竟发现了一个秘密,特朗斯特罗姆式的不可言说的秘密:生命正袒露出来,经受一场长久的、缓慢得几乎不见尽头的洗礼;极限体验正在被拉长、放大,所有犹疑、惊悚、颤栗、惶惑倏忽间哄然退却,留下有如原野般的宁静。我猛然睁开眼,阴霾厚重的黑夜之下,一幅没有边界的星空在我心里铺展开去。
  

__________________
猪脑袋,大呆瓜

2003-05-01 05:56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半疯女侠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所有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 06:38 PM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论坛跳转:
 

论坛状态:
你不可以发布新主题
你不可以回复主题
你不可以上传附件
你不可以编辑帖子
HTML代码禁止
vB代码允许
表情符号允许
[IMG]代码禁止
 

1999-2022 ASWECAN · 请尊重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内容不允许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