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册个人资料论坛选项悄悄话搜索在线会员日历帮助退出 收藏 | 设为首页

ASWECAN ASWECAN > Wicretrend > 二十四帧每秒 > 一点瞎说而已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主题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Danie
会员
一点瞎说而已

看了La Vie de Chateau (1966)。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和喜剧,“毁灭”与“撕破”,并不是对人生进行式的一种描述而是对人生的本质的认识。根据对于人生本质的认识来区分,悲剧是以“人生”“有价值”为前提,喜剧是以“人生”“无价值”为前提。悲剧和喜剧对于人生的看法,是相对的。悲剧是正的,喜剧是负的;悲剧是上行的,喜剧是下行的;悲剧张扬人生的价值,喜剧消解人生的价值。
战争题材的表现有多种方式,比如犹太人的二战经历已经是“类型化”的电影主题 ,其中对于苦难的表现往往被赋予神圣的意味,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犹太人的这种隐忍退让似乎隐含着对全人类的救赎。但是个人不喜欢哭出糊啦的电影,喜欢喜剧喜欢大团圆结局,受到导师影响看独立制作的纪录片比较多一些,尤其喜欢这样平常人的平常生活的视角,小小的亲切的。莎士比亚教会我们在罪孽灾祸中见出庄严伟大,这样的电影教会我们把平常生活作为历史之镜。
于是瞎说开去。比如国内的一些电影一些新闻报道,就是说这个人穷,这个地方苦,穷啊苦啊如何如何。把这种贫困的现状摆出来根本没有什么意思,这都是已经存在的事实,我们都知道这里穷那里富。这有什么意思呢。什么人定胜天,发展致富都是屁话。这种对于事实的叙述纯粹是我们在认定了自己的优越地位之后的一种余兴节目,好像我们很悲天悯人很体察民情知道人间疾苦一样。
实际上我们对于中国的现状缺乏基础的认识。其实生活并不是这样的。生活就是生活,每个人天天都在经历的。在这个“过”的过程中,谁也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幸福,或者说自己的生活很痛苦,谁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开心的事情。所谓的幸福和痛苦生活,都是在比较中比出来的,而且是依照着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判别标准得出的结果而不是一个universal的标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我们每个人进行主体建构,在这个冲突--适应的过程中我们给自己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认定自己的存在。而抛开这些意识形态的外在物质的东西,本真的来看,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都只不过是遇到麻烦-解决麻烦-感到幸福-新的麻烦。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那些摆出来给人看的东西其实是最没有价值的。只有从那些日常的、琐碎的对话里,能看到逐渐连成一片的、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能看到有思想的存在和流动。
所以说,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独立制作纪录片,“对待所把握的题材,在拍摄的题材,保持一个冷静的、旁观的一种姿态。但这种冷眼,应该是在一种基础之上,不是贵族性的”。“这种冷静是有基础的。是接近过以后再竭力拉开来的冷静,和那种从来没有接近过,站在一边上保持的冷静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不冷静过。这种不冷静是一个前提,然后才可能有后面的冷静。”
无论是他们还是我们,无论对什么事情,都应该站在这样一个立场上。贵族的,“他者”的观点,绝对是应该抛弃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最最本质的那些东西开始生发的,离开了那些,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文化上的权力与经济上的权力是相对应的,我只能很遗憾的说,经济上具有强势的那些人在文化上同样具有强势地位。各个权力话语中心会以各种方式向边缘地带渗透,控制边缘,产生一种向心力,产生对中心的摹仿。原本可以作为时代脊梁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免俗,他们那种脱离了生存土壤的高谈阔论只能以“虚幻”来形容,根本不是一种具有生产力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群所谓艺术家的集体手淫。中国现代的文化也好艺术也好,“有种冰冷的、和中国现实隔绝的、还有带点残忍的东西。现在打出来的不再是‘庄严’、‘美好’,而是‘先锋’的旗号,有些先锋的后面藏着非常丑陋的东西。”
让我想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六七十年代的那种颓废的时代,还有人出来呐喊,还有清醒的意识存在。而我们现在,就沉迷在这样的文化里滑过去滑过去一点不知道自我批判。就连我自己也在其中的文化研究也只不过是卖弄思想的机巧罢了。
第二个电影没看完就不瞎说了。嗯也不懂专业术语瞎说一气走题跑调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
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
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 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
Goodbye, ev'rybody, I've got to go,
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 and face the truth.
Mama, ooh, I don't want to die,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2003-07-14 01:20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Danie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孤民钓鱼
督察

究竟该如何看待电影?
我记得我最初进学校的时候,对独立影象还是很感兴趣的,可是半年之后,我就发生了质的转变。

喜剧真的是消解?也许DANIE应该研究一下莎士比亚,我想不会有人认为《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没有力量的作品。

当然,电影也不同于文学,电影有其自身的规律。电影的一切都是诞生在幻觉之上的,电影不是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产物。
至于今天的这个片子,主要的戏剧点是,当一对男女的婚姻之间发生了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在这个问题上贵族又或者是平明,会做出的选择几乎是一样,丈夫软弱又有私奔的机会,到底应该如何抉择。

很多东西不是套个形式就能说好,我讨厌文艺阶级性的说法,那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艺的东西。对于电影观摩,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一次一次的活动让大家进入电影本身,对于电影的选择,我也不抱任何偏见,好的东西并不是由体裁决定。艺术家也不应该被政治和立场所束缚。

至于中国电影,我还是要强调,要有体制要有商业片,只有这样,独立电影才可能有好日子,一个畸形和不可靠的市场,是不可能派生出任何象样的东西,因为拍电影很花钱。
至于话语中心主义这些观点,也是西方的,当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陷入了他者的话语?

下次可以放点悲剧,大家提出要求,我就尽量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
讳疾忌医
置生死之外

2003-07-14 02:18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孤民钓鱼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Danie
会员

抛砖引玉,嗯嗯

__________________
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
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 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
Goodbye, ev'rybody, I've got to go,
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 and face the truth.
Mama, ooh, I don't want to die,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2003-07-14 10:04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Danie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小村村
资深会员

但是优秀电影的出现是很多因素的
为什么伊朗的电影在那么残酷的体制下依然那么的出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的头像,清澈的可以倒映出忧伤

2003-07-14 08:23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小村村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Lafer
会员

楼上不要加入客观原因,一部好的电影不会因为国家体制的好坏而变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
强弓射硬石
弓虽强
石更硬

2003-07-15 12:01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Lafer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孤民钓鱼
督察
呵呵

很明白的一个问题,伊朗电影现在在各大电影节上,是来一部拿一个奖,来一堆拿一堆奖,我不否认《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等作品很出色。
85--90年的时候,相同的命运出现在中国电影身上,甚至第五代一些很一般的作品也受到了异乎寻常的注目。至于张艺谋,玩了那么多年,票房越来越差,到最后做了英雄;陈凯歌折腾了那么久,换了那么多东家,又都回到商业电影上来了。
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个现象背后的政治因素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语话,那么伊朗的电影还能维持多久?
一个体制不健全的东西,是长不了的
所以,我相信它只是昙花一现

__________________
讳疾忌医
置生死之外

2003-07-15 12:31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孤民钓鱼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小村村
资深会员

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商业片成为主流是一种必然
但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文艺片变得有票房价值
法国的获奖电影和他们的票房是直接挂钩的
当然这里和国家人口的素质和文化有关系
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呢??
给点高见吧,是以纯商业为目的呢??或是在商业中试图表达自己的内在??
或是,通过几部纯商业的片子作为积累,在做一两部很有自己个性的片子??

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的头像,清澈的可以倒映出忧伤

2003-07-15 07:52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小村村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Lafer
会员

可以说大部分商业片反映的是国家道德和价值取向的主流,但是这些所谓“主流”,大部分都是“虚假繁荣”,理想状况而已。
相反,一些低成本的小片子,他们没有大把的钱去做高科技效果,没有大把的钱去请帅哥靓女,甚至他们只有一部dv,但是很多没钱的导演(甚至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者专业教育的人)想拍一些而且只有条件拍一些反映底层生活的影片,他们所处的阶级和地位决定了他们看到的东西只能是社会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真实”可能是大众在商业大片中所看不到,所感兴趣的,所以我觉得这才是他们的片子能获得很多荣誉的根本原因,因为观众希望看自己看不到的东西,看最真的东西,而这些导演能提供这些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
强弓射硬石
弓虽强
石更硬

2003-07-15 10:51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Lafer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小村村
资深会员

但是我觉得我们在看这些低成本小片子的时候,心态不是很好
对于我国的状况,基本上是差距很大的
北京也好,上海也好,这些都是些盆景城市
而能看到最多电影咨询的,却恰恰也是这些城市
然而,作为我们这些人对于反映其他小人物生活的片子
我们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是同情??或者是理解??
我们不过是以一个很奇怪的视觉看待那些生活的不同于我们的人物的命运,看后生活依旧
就象是小武,我觉得我们这些城市的里的孩子很难真正理解他们的悲哀,同样的也是对于站台的感受
我真地想知道影片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乱说了些话,大家不要介意

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的头像,清澈的可以倒映出忧伤

2003-07-18 01:37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小村村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Kehl
资深会员

导演让观众看到他们不曾了解的人的生活状态(当然电影得拍的好),其中人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人性美好或者令人反思的东西,我觉得这是那些电影获奖的原因。
看某些电影不需要给予同情或理解,需要做的是了解,了解世界上有人这样的生活,那是真实存在的。也许和一部分人甚至大多数人的生活格格不入,毫不相干,但现实就是现实,需要被人知道。

2003-07-19 06:33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Kehl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所有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 05:17 AM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论坛跳转:
 

论坛状态:
你不可以发布新主题
你不可以回复主题
你不可以上传附件
你不可以编辑帖子
HTML代码禁止
vB代码允许
表情符号允许
[IMG]代码禁止
 

1999-2022 ASWECAN · 请尊重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内容不允许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