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册个人资料论坛选项悄悄话搜索在线会员日历帮助退出 收藏 | 设为首页

ASWECAN ASWECAN > Wicretrend > 二十四帧每秒 > 沉重的土地——《黄土地》观感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主题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机理不调
资深会员
沉重的土地——《黄土地》观感

剧情:

片名:黄土地
英文片名:YELLOW EARTH
片种:故事片
出品地区:中国大陆
色别:彩色
本数:9本
出品年代:1984
出品公司:广西电影制片厂
--------------------------------------------------------------------------------

  陕北黄土高原一条贫瘠的沟壑里,鼓乐声声。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千百年来毫无变化的传统婚礼。下乡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也来到这里。他听到的"喜歌"出自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汉子口中,他见到的新娘,竟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娃。然而贫困、愚昧的庄稼人都沉浸在难得的欢乐之中。突然,眼前一件红衣一闪,顾青在一片黑棉袄的缝隙中,发现了一双注满了哀伤与愤懑泪水的眼睛。后来,顾青才知道,她是当地出色的民歌手翠巧。当晚,顾青被引到翠巧家落脚。尽管当时已实行国共合作,可身处国统区的翠巧一家对来自延安的"公家长官"仍十分陌生。顾青由白天所见的童婚,谈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翻身做了主人的新生活。虽然这些话在翠巧爹身上没有什么积极反响,可却使翠巧心中漾起了波澜。夜深了,伴着嗡嗡的纺车声,她不由自主地哼唱着自己的哀愁,通过顾青在土地上熟练的耕作,翠巧一家才开始把这个不同一般的"公家长官"当作自己人。于是"镰力斧头老镢头,砍开大路工农走,芦花子公鸡飞上墙,救万民靠共产党"的高亢歌声才第一次回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空。这歌声使翠巧心中产生了新的变化,连挑水的脚步也变得飞快而坚定。然而善良、忠厚又贫穷、愚昧的翠巧爹却要困袭世世代代"庄稼人的规矩",让女儿在四月里出嫁完婚。顾青要走了,翠巧有多少话要对顾大哥说啊!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只有憨憨明白姐姐的心思。为了使顾青不致于搜集不到"酸曲"而被"撤差",老汉居然也唱了一曲。那老迈苍凉的歌声,反映的是妇女的悲惨命运。顾青走了,憨憨翻过山梁,送了一程又一程。在他怀里珍藏着顾大哥那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又翻过一座山梁,顾青惊奇地看到翠巧正坐在峁顶上等他,她终于说出了想随顾大哥去工作的心愿。可是,顾青还得回去请示上级。山坡上,翠巧敞开她那嘹亮、甜美的歌喉,边走边唱着她对共产党里的公家人的敬佩和深情,唱着她对自由和光明生活的热切向往。沟底下,顾青路踌难行、流下了眼泪。按照千百年来的规矩,翠巧终于要出嫁了。完婚之日,憨憨挑起了姐姐用过的水桶来到黄河边,不料遇上了逃婚出来的翠巧。翠巧给爹留下了自己的一绺长发,给爹挑了最后一担水,把为顾大哥做的鞋垫交给弟弟,便连夜东渡黄河而去。六月里,顾青又来到这里。在庄稼人求雨的队伍中,他找到了憨憨,憨憨把鞋垫交给了他。顾青奔到河边,只见安详而深沉的黄河仍缓缓向东流东……

获奖:

影片获1985年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获1985年英国第2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奖(导演陈凯歌);获1985年法国第7届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获1985年美国第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和伊斯曼柯达交奖;为1985年香港电影节十大名片之一。

-------------------------------------------------------------------------------
(以上资料来源自银海网)

观感:

顾大哥来了,迎面走向我们,带着组织上给他的任务——收集地方民歌。正因为这是他来的目的,所以这预示着在电影中他只能让我们发现我们,而非改变我们。

在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沿岸土地上,婚礼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人们繁衍生息的手段,是对未来祭奠的仪式。因此人们虔诚地对待它。在阵阵唢呐锣声中,我们只能看到一张张严肃的面孔。顾青则在婚礼上第一次见到了老爹,也第一次与这种古老的民族气息发生碰撞。但是鉴于他在电影中只是起到衬托的作用,所以当他看到年幼的媳妇、沉闷的人群,只表现出了惊讶。

老爹,中国旧思想旧文化的代表。说到嫁女儿的时候表示,一定要媒人介绍,下财礼,否则不成规矩。对自己贫穷及艰苦的处境则说:“这就是命。”当然,作为新思想的代表,顾青自然对这种愚昧落后的想法表示不赞同,但中国旧思想中的顽固性使老爹不会接受此种行为。相反,老爹的女儿翠巧却对这种新思想蒙蒙心动。

从几次翠巧与顾青的对话中就不难发现,翠巧所象征的这种在旧思想下刚刚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对新生活充满向往。从对顾大哥会缝衣服的惊讶,到看着顾与弟弟唱歌时的欢笑,再到最后,她在嫁人的促使下选择了逃脱旧的枷锁束缚,这些无不表示于此。但是,她在过黄河时偶然的翻船身亡却隐喻着某种必然性——这种对新思想新观念的追求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遭到旧体制与旧思想的抵制。

从翠巧的死来看,影片似乎只是向我们展示悲剧的现实。然而片中一段看似与剧情无关,气势磅礴的腰鼓舞蹈给出了统领全片的答案,并且这一答案借助于翠巧的弟弟——憨憨向我们传达了出来。

憨憨,初看是个与翠巧同一特征性的人物。虽然他具有旧思想的固执,但他与翠巧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顾大哥是来收集山歌的,他就在山头为顾青唱;对于顾青教他的新歌,他欣然接受,并无抵抗。而在全片最后,这个人物作为导演对民族寄予希望的载体出现,使得这部看似沉重的《黄土地》并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悲观主义色彩,它所引发的,是对民族性的思考。

正如片中表现的,陕西民歌信天游的民间文化的体现,象征整个民族的深层内涵。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人们生活劳作,对命运只会保持沉默,从无抗争。而电影中一段段悲婉的山歌只是他们对命运无争的呐喊。这些含义电影用收集信天游的剧情自然地表现出来。顾青所代表的新生力量,只是作为一面镜子。他来到这里,没有使老爹相信人可以改变命运,没有把翠巧带走,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见了“世面”(当然,“世面”在这里具有引深的含义)。他只是使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使贫穷的根源暴露出来,那就是思想的落后。

由此,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就有了新的寓意。开头,顾青在一片荒芜的背景下走向我们,这是新思想的来临。结尾,人们依然愚昧,对天求雨。象征旧思想枷锁的柳条戴在人们头上,在他们磕头时“沙沙”作响,象征继续束缚着人们。这时,顾青第二次面向镜头走向我们。这次他并没有走近,只是远远的依稀被看到,而憨憨则抛掉柳条(枷锁),逆着的滚滚的人流,逆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道德压迫,奔向顾大哥,奔向自由。此时,顾大哥依然没有走近,画面自始至终没有憨憨和顾青相见的画面——憨憨的路还很长……

电影开头与结尾的对照呼应,正是导演陈凯歌对我们中华民族现在及将来的思考。它的发展不单要靠新事物的注入,更主要的是靠我们自身的反省与改变。诚然,顾青表面上并没有改变一切,但,当我们站在这面镜子面前,发现我们自己时,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因为,就像片中那段雄浑威武的腰鼓所象征的——有这样一种不可抵挡的民族力量的存在,在推动我们整个民族前进。
  

2002-06-24 11:18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机理不调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所有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 06:20 PM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论坛跳转:
 

论坛状态:
你不可以发布新主题
你不可以回复主题
你不可以上传附件
你不可以编辑帖子
HTML代码禁止
vB代码允许
表情符号允许
[IMG]代码禁止
 

1999-2022 ASWECAN · 请尊重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内容不允许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