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册个人资料论坛选项悄悄话搜索在线会员日历帮助退出 收藏 | 设为首页

ASWECAN ASWECAN > Wicretrend > 二十四帧每秒 > 独立电影《谁呀》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主题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彼得.潘
会员
独立电影《谁呀》

故事大概是说一个叫刘伟的本土画家,整天为找到合适的模特感到烦恼。在他的生活中有很多从事地下艺术的朋友,影片反映了刘伟和他这些朋友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这里边表现的仅仅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及其平常的故事,面对这部影片,就像你面对兰州随处可见的牛肉面一样,熟悉、平和但是却让你的内心总有一些感触——或多或少。很多人讨论本土艺术(尤其是音乐)为什么会是这样或者那样,他们结论各式各样,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同样《谁呀》就如同一个结论,或许它并不能代表非常客观的评价,但是同样从一个比较深层的含义揭示了艺术、人生、社会之间的关系。我想影片以“谁呀”定名,本身就显示出了本土艺术的迷惑和对自己的不解。

下载收看:
http://61.178.82.146/rock/film_stream/who/demo.rm

一些花絮:
http://61.178.82.146/rock/film_stream/who/flower.rm

__________________
我写下我的感动

如果

你懂

2003-05-12 01:34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彼得.潘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机理不调
资深会员

两个片子都看了
技术上〈谁呀〉比〈欢子〉成熟得多
很纳闷这两个片子是同一批人拍的

先说〈欢子〉
影象、音乐、对白给人一种严重脱离的感觉
似乎整个短片的重心都在对白上面
其他二者可有可无了

〈谁呀〉比前一个短多了
但内容却很丰满(至少完整地讲了一个故事)
男女二人买烟的对比、打扫房间时的一连窜镜头切换、客人说话的不同口音、最后一个长镜头的光线变化等等,都很有创意。至少这部是在用镜头说话了。

题材的选择上,〈欢子〉对爱情的理解远不及〈谁呀〉对生活的疑问。〈欢〉一开始就打出字幕:“献给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和他们的父母”着实吓了我一跳,结果就讲了个三角关系的爱情,且对胡胡这个人物的描写太单薄,以至于我对这部短片叙事或叙人都失望不已;〈谁〉的主题我对彼得.潘的描述有些异议。〈谁〉是通过画家刘伟的一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但片子对他们的态度却是鄙视的,这些从客人们聊天时的语言和夸张的体态就不难看出。短片最后的对白:骗子,就是对题目的回答——他们都是骗子,他们没有骗别人,但习惯于在生活中欺骗自己。骡子看不起他周围的环境和人,说身边没一个说话的人,但却和一个不爱说话的朋友待在一起;北光不在乎生活对他的轻视,但说骡子的音乐是“扯淡”;诗人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就一口承认别人说的诗是自己的;刘伟想继续自己的绘画,把屋子打扫干净,却对前来吹嘘的朋友听之忍之。而相对于在饭座上只想听他们说话的男女来说却要更实在一些。女的不想为刘伟当模特的理由很简单——怕时间太长坚持不住;男的则更直接地说:“我有时候也挺虚伪的。”——看来这句话是送给片里所有人的。

2003-05-14 10:38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机理不调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打雷抽刀
会员

呵呵,前天刚看《欢子》片头的时候,那个制片说:“《欢子》这部戏之所以感人......”我就哭了。
相反《谁呀》里对于这帮所谓“艺术家”的尴尬生存状态的描述却相对倒位。语言也比较生活。我想是不是从结构上还能再丰满一点儿,视角似乎单一。
不过,已经不错了。

2003-05-18 11:26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打雷抽刀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所有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 12:58 PM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论坛跳转:
 

论坛状态:
你不可以发布新主题
你不可以回复主题
你不可以上传附件
你不可以编辑帖子
HTML代码禁止
vB代码允许
表情符号允许
[IMG]代码禁止
 

1999-2022 ASWECAN · 请尊重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内容不允许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