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册个人资料论坛选项悄悄话搜索在线会员日历帮助退出 收藏 | 设为首页

ASWECAN ASWECAN > Wicretrend > 文字 > 【书评】战争在你呼吸的空气中(云也退)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主题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半疯女侠
会员
【书评】战争在你呼吸的空气中(云也退)

作者:云也退 日期:09-23 17:12 类别:书评 来自:闲闲书话 人气:53

  战争在你呼吸的空气中
  
  
  不读《上来透口气》,就无法认识乔治·奥威尔的另一面。写《1984》的奥威尔拥有看破之后的冷静,《上来透口气》中,奥威尔在幻灭之前抒发了告别现实主义写作前最后的一缕感伤。
  中年发福的保灵深深厌恶平庸琐碎的生活,他有一个成天担忧“钱不够花”的妻子和两个吵吵嚷嚷的孩子,住在郊区“脓包一样蔓延”的道路旁的一幢普通民居里。下层中产阶级的身份意味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奔波劳碌,以及一大堆恼人的难堪:身材臃肿,每回低下头都看不见脚面; 早晨被闯进浴室的孩子打断的洗澡在脖子上留下没擦干净的肥皂沫,一天都不舒服;妻子沉湎于小报上每天都在发生的谋杀案,乐此不疲;出门上路,人们叫他“肥哥”,保灵还自我安慰道:“胖人总是受欢迎”。一向擅长“政治写作”的奥威尔,表现出“冷幽默”的一面。
  人在这种时候总会追忆起逝去的岁月。保灵说他的美好时光就是八岁到十五岁之间,那时他迷上了钓鱼,到处寻找池塘,整天在水边和水蝾螈做伴。怀旧的时候,满腹牢骚仿佛暂时被搁置了,浓浓的眷恋洋溢在纸上,尽管没有一行文字用来抒情。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参军了,侥幸活到战后,又卷入寻觅工作的茫茫大军之中。童年一去不复返了。
  历史很快推进到1938年,人们发现:嗡嗡作响的轰炸机又出现在英国上空。保灵突然想到:不久以后人们提到“战前”,将不得不说明是哪一场战争——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它的面前。他的兜里装着17英镑的偶然收入,他想趁这个机会再重温一次昔日记忆。
  这就是“透口气”——Coming up for Air的来历。从这本书看奥威尔,他是个有情趣的作者,至少还能讽刺,还能自嘲,让他的主人公不止一次地坦白“事实上我的上半部几乎跟个木桶一模一样”。而且,保灵念念不忘一个秘密的池塘,由于无人捕捞,那里生息着比别处大得多的鲤鱼,一条条黑影在水面下慢慢掠过,这里不知包含了多少奥威尔自己的体验,他的叙述亲切可人,作品对他本人而言仿佛也是一种“透气”,是《动物庄园》和《1984》前一次小小的剑走偏锋。1948年出版的《1984》,那个阴暗的故事里只剩下窒息。
  借助保险推销员乔治·保灵的人生自述,奥威尔提出了三个纠缠在一起的问题:战争、环保和市民生活。保灵用17英镑前重归故里,想寻找那个隐秘的池塘,惦记着“那些鲤鱼现在该有多大个了!”他看到的却是新盖的俗气的楼房里一群群附庸风雅的人。池塘消失了,地上出现了大坑,苍翠的林木所剩无几。一切都变了,唯有轰炸机仍然嗡嗡地窥伺着这片土地。
  战争无处不在,战争就在你呼吸的空气里。和战争相比,人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就是某种不祥的预兆,预示着人无限膨胀的征服欲望早晚会铸成一次次自相残杀的悲剧,让夹缝中生存的小市民对太平生活的向往成为可怜的奢望。
  奥威尔的写作终究没离开政治。小说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保灵听完一场政治讲演之后。讲演者痛陈希特勒的狼子野心,呼吁观众们行动起来保卫大英帝国:“你看,要是你听说在德国发生着的事:集中营,纳粹分子用胶皮警棍打人,还有强迫犹太人往对方脸上吐唾沫——难道这些不能让你热血沸腾吗?”然而乔治·保灵平静地回答道:“我从一九一六年就不再沸腾了。要是你问过战壕里的气味,你就不会再沸腾了。”
  
  

__________________
猪脑袋,大呆瓜

2003-05-07 06:54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半疯女侠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所有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 04:49 AM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论坛跳转:
 

论坛状态:
你不可以发布新主题
你不可以回复主题
你不可以上传附件
你不可以编辑帖子
HTML代码禁止
vB代码允许
表情符号允许
[IMG]代码禁止
 

1999-2022 ASWECAN · 请尊重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内容不允许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