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册个人资料论坛选项悄悄话搜索在线会员日历帮助退出 收藏 | 设为首页

ASWECAN ASWECAN > Wicretrend > 二十四帧每秒 > 希区柯克电影系列
总页数 (2) : « 1 [2]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
主题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小村村
资深会员
希区柯克的评论整理

如今人们谈论起希区柯克,就是那个“让阿拉伯人忘记了吃花生米,让意大利忘记了吸烟,让法国人忘记了和临座搭讪,让瑞典人忘记了和情人亲热……”的著名的悬念大师。《三十九级台阶》、《蝴蝶梦》、《美人计》、《后窗》、《西北偏北》、《群鸟》、《精神变态者》等一批影片为他赢得了世界级的声誉。人们对希区柯克的影片有着无比精当条分缕析的分析,故事扣人心弦、悬念迭出、画面语言精致简洁、富于视觉冲击力、他的技巧极具实验性……然而,在一系列的理论概念的背后,历经岁月流水的冲刷,人们仍然会对那个面目极富特征的胖老头产生兴趣。尽管我们无法抛开电影来谈论希区柯克,如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所说:“如果把电影从我身上减去,那我就只剩下零了,”而“希区柯克离开了电影,就不成其真正的希区柯克了”,但是那个超脱于悬念世界之外的希区柯克,因为朴素沉静、时而的焦虑,以及那冷面幽默,仍然有着他独特的魅力。

  “如果你不是个乖孩子,你就会看到你可能出什么事”

  与卓别林等艺术家艰辛多舛的命运相反,希区柯克的一生可说是较为顺利,以至于让他能够记起的一些不愉快经历都是可数的。比如,他五六岁上发生的那个让警察拘禁了几分钟的著名小故事。以及进入圣依格那休公学后,难以忘怀的那里的处罚———学生犯一次错误,挨打六次手板,左右手各三下。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挨打的时间,一天分早中晚三次受罚时间。因为怕疼,孩子们总是拖延受罚的时间,结果因为紧张害怕一整天手心里都是湿漉漉的。想象中的处罚总是被放大了,而人的天性总是避重就轻、怕苦怕疼。儿时的经历使得焦虑、紧张的情结很深地影响了希区柯克的内在气质。就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他也不时会担惊受怕———担心自己的经济收入、担心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担心被解雇的演员的报复……更怕警察,怕挨揍,这种焦虑情绪的正面作用是让希区柯克从来都没有改变他那彬彬有礼、谨小慎微的英国绅士气质,他不爱交际、不示张扬、生活朴素。直到希区柯克七十几岁拍《家庭阴谋》时,当有人问起希区,如果让他选择剧中的台词做墓志铭,他将采用哪一句,希区柯克的回答是:“如果你不是个乖孩子,你就会看到你可能出什么事”。
 
  一生中的两个坚持

  希区柯克的密友约翰·密朗曾经说,希区柯克一生有两个坚持,一个是对电影的追求,另一个就是对妻子阿尔玛忠贞不二的爱。这在风流浪漫婚变频繁的好莱坞确实也是很特别的。希区柯克23岁还在做字幕员、副导演时结识了当时做场记的阿尔玛,两人很快堕入情网。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为拍片乘坐一艘颠簸摇摆的夜船航行。

  希区那狡猾的天性再次显露了出来———他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机向阿尔玛正式求婚。日后两人谈及此事,希区坦言那样一种天气、氛围中姑娘更不容易拒绝。然而一句“我将使你幸福”在希区那里,决不是写在沙地上的字,他用一生的每一天兑现着自己在那个夜航船上的诺言。就是在赢得了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授予的荣誉成就奖,成为好莱坞的风云人物之后,希区对阿尔玛的爱也丝毫没有改变。不少人把希区本人混同于他的电影,说他厌恶女性,是个施虐狂。生活中的希区并不厌恶女性,事实上他和女同事、女演员们都合作得不错,即使是成为大牌后脾气大长的英格丽·褒曼、琼·芳登,希区也能以自己的涵养化解许多矛盾。特别的只是希区的用情专一。希区身边不无登徒子式的同事,他刚出道时的制片人杰卡·卡茨(即后来拍出《鼠疫》等佳片的那个大导演)就是一个“唐璜”。但是如希区的朋友所说的:

  “希区从培根、萨维尔(希区的同事和朋友)和卡茨那儿什么都学,就是对他们教他如何盯着女郎的事不感兴趣。”一度卡茨还要希区帮他欺骗妻子和情人,可怜的希区和阿尔玛不得不在两位女主人的晚餐上狂饮大嚼。但那只是别人的生活选择,希区的眼中只有阿尔玛。这固然有希区柯克保守的天主教家庭的影响,但更是源于一种情感的契合和缘分。他并不是一个刻板冷漠、只知工作、缺乏情趣的卡列宁式的人物。和阿尔玛结婚后,每年圣诞节前后,希区都要偕妻子到当初度蜜月的那家旅店去重温旧梦。希区的爱悠长而浪漫,不时还有点神秘莫测。他时常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不动声色地送给亲人们一个惊喜。一次,希区惟一的女儿帕特正准备去洛杉矶分校注册读书,只因为带的注册费不够而跑回家中取钱,希区柯克忽然问女儿,“你愿意到伦敦皇家戏剧学校读书吗?”女儿惊喜不已,而在此之前,希区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却决不乏味,这是家中的希区柯克,一个普通的好男人。
  
  希区柯克的相貌很容易给人一种刚愎、自负的印象,其实恰恰相反。希区柯克在一生的创作生涯中,硕果累累,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功。就拿他在票房上的成绩来说吧,希区柯克实在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挣钱的好手,比如《美人计》(1946年)成本200美元,净利润却超过其8倍;《爱德华大夫》(1945年)成本150万美元,利润却达成本37倍之多;《精神变态者》(1960年)成本80万美元,净利润是成本的16倍……如此不一而足。如果说希区柯克是通过征服大众从而赢得权威认可的话,那么他不能算是第一人,但绝对是其中极著名的一个。即使这样,对希区柯克的影片及其本人始终毁誉参半。由于他的影片总是围绕死亡、犯罪、变态心理等主题,希区一直无法摆脱谩骂的困扰,沃尔特·迪斯尼曾经声色俱厉地声明:决不允许《精神变态者》这部叫人恶心的电影的制片人希区柯克在迪斯尼游乐园拍一尺片子!就连希区的老朋友查尔斯·贝那特都不能忍受希区某些手法前卫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片,骂他是“有性虐待狂的狗崽子”。著名影评人林赛·安德森则断言,“充其量,他的片子也不过是些内容精巧、技巧娴熟而又做作的娱乐片。”面对所有非议、责难,希区从不进行反击,更不辩解,他的名言是:让影片本身说话!或许正是他的涵养和缄默,赢得了更多的影评人的同情和赞赏,人们不遗余力地为他辩护,“希区的伟大在于他能在大众熟悉的娱乐素材中拍出不落俗套的东西”,同时“大众不应让学院派的观点操纵了看电影的乐趣”。其实,希区的态度不仅是明智的,而且颇具真理性。

  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评价的标准和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

  正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从来也是众说不一。围绕着希区柯克的影片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而他那些让人屏气凝神、心跳加速的影片也将作为经典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二战期间,希区柯克拍摄了一系列反纳粹的爱国影片如《外国记者》等,但在日常生活中希区仍然坚持自己早年的远离政治的人生信条。即使在美国彻底放弃中立国立场,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评论家纷纷指出希区在电影中流露出的强烈的政治倾向,希区也不对此发表意见或是着意去显示自己曾经的爱国之举,以反法西斯的斗士自居,而是一以贯之地坚守:让影片本身说话。

  冷面幽默

  希区柯克的影片常常在恐惧之中闪现一些幽默的色彩,比如《蝴蝶梦》中女主人公偷看丽贝卡的遗物时,听到管家丹尼斯太太的电话,慌乱中竟回答说德温特太太已经去世了,而完全忘记了自己新女主人的身份,让人在揪心紧张的情节之中哑然发笑。这一点恐怕是希区天性中的幽默使然。一位家长给希区来信说,自己的女儿看了《恶魔》之后,就拒绝在澡盆中洗澡;看了《精神变态者》之后,又拒绝洗淋浴,因而向希区讨教办法。希区很认真地回答:那就让她干洗吧。
  
  希区不喜欢社交,一次为了应酬而不得不去参加一个聚会时,希区竟酣然大睡,直到来宾们怕吵醒他,一个个踮着脚尖离开大厅,阿尔玛才把他叫醒,希区醒来的反应却是:这么早走,该不会太失礼吧?他也会开一些很过分的玩笑,比如让道具员带上手铐睡上一夜,再报之以百分之百的酬金。也会在电梯里给人讲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出电梯却怎么也不告诉你下文。
  
  希区的冷面幽默直到晚年从美国荣归故里都不曾改变,他将自己的模拟像漂浮在泰晤士河上,此举把他返英这一热门新闻推向了沸点。

  正如他在自己的影片中总是客串小角色,一个行人,一个侧影,成为希区影片最醒目的标识。由此来看,希区还是做宣传推广的天才,恐怕没有哪一位制片人、大导演比他给人的印象更深刻了。
  
  电影之外的希区柯克是一个普通人。不能说他没有故事,只是故事实在是平凡。与其说希区的生活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结果,毋宁说这是一种生活信念的自觉。他已经把一切故事、人物、惊险、战栗留在了水银灯下,把自己的智慧、激情、技巧留在银幕之上,随即抽身而去,规律而恬然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当无数观众为他的影片中的故事而心跳加快、脖颈发凉时,总有一个胖子躲在一边暗自得意和偷笑呢。他的微笑淡淡的,并不是嘲笑观众的弱智和胆怯,只是觉得好玩,这时的希区就像个孩子,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的焦虑情结也伴着观众的尖叫宣泄殆尽。
  
  艺术家中,不乏传记比他们自己的作品更丰富多彩之辈,比如缪塞、乔治·桑、徐志摩、肖红……希区不在此列,他让自己的作品成就自己,而不是让自己的故事成就自己。但是,生活中的希区柯克仍然独特,不是吗?

**************************************************


  和希区柯克电影同样出名的,是他那经典的出场:在每一部希区柯克电影中,他自己都会以一个不以人注目的小角色出场,有时候是一个和主角擦肩而过的路人,有时候是一个赶不上公共汽车的龙套,他的身影已经成了希区柯克电影的一个标牌,一个注册商标。

  在拍摄《救生艇》(《LIFE BOAT》)一片的时候,希区柯克遇上了一个大麻烦:他找不到地方把自己的身影安插进去。这部电影的一开始,背景就是一艘被击中正在沉没的轮船,有几个人爬上了救生艇,整个故事就全部在一条小小的救生艇里展开:猜忌、怀疑、打斗、斗智……情节非常紧凑,紧凑到希区柯克没有办法加上自己的身影,因为救生艇里面的角色都是主角,不可能出现路人甲之类,他总不能扮成一条海豚,在水中不引人注目地游过吧?绝望的希区柯克考虑过很多方法,甚至打算扮做一具浮尸从船边漂过。到了最后,他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刚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减肥,于是他就把这次减肥前后的照片印到救生艇里唯一的一张报纸上,作为一种减肥食品的广告———这次出场最后还是给他带来了麻烦,很多人都打电话来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减肥食品。

  希区柯克无疑是一个推销的大师,他准确地掌握了观众的心理:在那个没有电视采访的时代,人们是无法看到一部电影的幕后操作者的形象的。而每个人都有窥探的心理,总是想要知道一些隐藏的东西,于是他就亮相给大家看看。到了后来,观众已经被他的身影深深吸引,谈论希区柯克这一次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已经成为看完希区柯克电影后的固定节目。

  希区柯克的身影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家庭阴谋》一片中,这次出现的,是一个侧面的剪影,巨大而黑暗,就象希区柯克心理中的阴影。

  从童年时期开始,希区柯克就对于权势有着巨大的恐惧,即使在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导演之后,他也一如既往地害怕警察和一切穿制服的人。希区柯克电影中的人物,总是充满了焦躁不安和恐惧感,表面上最亲切和彬彬有礼的人,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敌人。这一套东西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希区柯克就是这种模式的开创者。他发掘出自己心底深处的恐惧和不安,通过电影将这种恐惧不安投射到每一个人身上,以此获得成功。

  希区柯克的身影不仅仅属于他的时代,他那巨大而黑暗的身影,在他消逝之后的岁月里一再地出现,每一个电影导演都会揣摩希区柯克的电影,从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像一群武林后辈捧着一本古老的秘笈,希望从中发现绝世武功的线索。昆汀·塔仑天奴可能是其中最坚决的一位,他不但象希区柯克一样在自己电影中露面,而且在《好来坞有间怪酒店》这部片子中全盘照搬《希区柯克剧场》中的一个故事,以此向希区柯克致敬。去年在美国票房排行榜前列的电影中,至少有两部可以清晰地看见希区柯克的身影:一部是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蛇眼》,前面的20分钟情节用一个镜头拍成,导演宣称是想要模仿当年希区柯克用一个镜头拍成整部电影的《绳索》(《ROPE》)。另外一部是由迈克尔·道格拉斯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奎妮斯·派德洛主演的《超完美谋杀案》,整部电影翻拍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DIALM FOR MURDER》)。

  1966年,环球电影制片公司的摄影棚里,一个20岁的年轻人激动地张望着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希区柯克执导《破碎的幕布》(《TORN CURTAIN》)一片,一个场记走过来告诉他:希区柯克先生觉得,你在这里会让他心里不安,请你出去!年轻人只好怏怏地走出摄影棚。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做斯蒂芬·斯匹尔伯格。

**************************************************
没有理论的电影教科书——希区柯克的一生


  南方网讯 希区柯克1899年生于英国伦敦,四五岁大的时候,严峻的父亲写了一张字条,让警察把儿子关进监狱十来分钟,放出来后,警察告诉他,“我们就是这样对付顽皮小孩的。”不仅如此,父亲还把希区柯克自幼送进教会学校寄读,希区柯克后来说,“我怕死体罚了。”

  童年的经验对成人人格的铸造和影响、对飞来横祸的恐惧、在极度礼教压抑下滋生的反叛和变态,成为希区柯克日后作品的中心题旨,这些主题和他的成长经验密不可分。

  1920年希区柯克进入电影界,担任字幕设计。1921年希区柯克担任制片和导演工作,到1980年逝世为止。他总共执导过53部剧情片和难以计数的电影影集。

  初战英伦

  研究希氏的学者通常以1938年为界,把他的作品分为“英国时期”和“美国时期”。他在英国时期的作品,技巧和常见主题都已成熟。20年代中期,希区柯克的知名度日隆,他的影片逐渐成为衡量精品的尺度。《房客》(1926年)是其中的典型之作。希区柯克曾对别人说,他把《房客》看作是他的第一部电影。光和影的巧妙组合和摄影机的复杂运动,剪辑产生的隐喻效果,刺激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交叉剪接,《房客》奠定了希区柯克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年轻导演的地位。它在公演时被赞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影片”。希氏在架构故事情节上也别出心裁,推出了类似“好人蒙冤”的题材,无辜者为了洗清冤情自任业余侦探,于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1994年11月29日好莱坞第一部闯入中国内地的大片《亡命天涯》实则是希氏老片的翻版的翻版。欣赏希氏这类电影的乐趣在于,忽隐忽现的线索和故布疑阵的诱导把观众置于导演的股掌之中,观众听任其摆布而浑然不觉。难怪希区柯克有“悬念大师”的美名。




  浪漫求婚

  希区柯克承认,23岁以前,他从来没和女人出去玩过,从没喝过酒,对爱情完全忽视。他是在拍摄一部影片时,遇到自己未来的妻子的。有趣的是,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女人到女人》。这个女人叫阿尔玛·雷维尔,她当时在这部片子中担任剪辑。

  希区柯克曾对别人说,他的求婚选择得恰到好处。那时,他们两人正乘船穿越海峡,遇到了暴风雨。希区柯克趁机向阿尔玛求婚。“我想那时她由于晕船,抵抗力会很低,因此料定好不可能拒绝。”1926年,两人结婚,1928年生了一个女孩。此后的50年,阿尔玛成了希区柯克的“幕后顾问”。虽然许多影片打的是希区柯克的旗号,但实际上从剧本的审定到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无一不倾注着阿尔玛的心血。例如,是阿尔玛注意到在《精神病患者》中詹妮特莉被杀后,两个画面里都有她抽搐的动作。就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精神,使阿尔玛成为希区柯克的诤友。婚后,他们携手拍摄了被认作是“真正的希区柯克的第一影片”——《房客:伦敦的故事》。

  成名美国

  1939年应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之邀,希区柯克来到好莱坞执导他在美国的处女作《蝴蝶梦》。该片一鸣惊人,捧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从此,希氏开始了他人生另一个40年的奋斗历程。

  步入好莱坞后,希区柯克足迹遍及“八大公司”,他依靠制片厂制度的严密组织分工,实行导演负责制,抵制制片人对业务的干涉。他以《夺魂索》投石问路,尝试独立制片,并开始涉足电视和出版行业。从1955年至1965年,他监制和执导了《希区柯克节目》和《希区柯克时刻》等惊险电视连续剧,还允许专强怖故事和神秘小说的刊物借用他的名字。四处出击使希氏名利双收,到了60年代中期,连他的签名都同他的侧影一样,成了价值昂贵的无形资产。

  自我推销

  不雇请明星而用导演本人的形象进行“促销”,希区柯克是影坛第一人。希氏时常会在自己执导的影片中露面,但他只是“露面”而已,没有一句台词,他扮演的角色永远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车祸发生时,围观群众中的一分子;在电话内拨打电话的无名氏;剧场中一名全神贯注的观众。在《群鸟》中,他的形象所占的画面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只因其左右开弓都牵着小狗。只见他慢悠悠地从花鸟店内踱了出来,而此时女主角丹尼尔丝正在匆匆进入该店,两人擦肩而过。

  希区柯克第一次在银幕露面纯属偶然。在拍摄《房客》时,新闻编辑室里的一场戏需要一些群众演员,希区柯克正好身在其中凑数。

  有趣的是,希氏的一些追随者们也热衷于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担当主角,以便贯彻“作者论”的美学原则。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西线无战事》终场之前,男主角保罗以为硝烟散尽、和平到来,就从掩体中伸出手来捉蝴蝶,谁料冷枪打来,保罗一命归西。观众在特写镜头中看到的那只捉蝴蝶之手实为导演迈尔斯东的手。

  希区柯克职业生涯的颠峰是1960年的《精神病患者》,这部影片是希氏在票房上最成功的影片,这部影片在80年代和90年代都有重拍。

**************************************************
一个不错的链接

http://www.only4movie.com/person.asp?id=ps2003040400283

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的头像,清澈的可以倒映出忧伤

2004-01-20 05:53 P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小村村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MusicBridge
会员

http://www.aswecan.net/forum/showthread.php?s=&threadid=45146

2004-02-11 03:10 AM 发表 | 举报这个帖子 | 查看MusicBridge 的IP地址 | 编辑/删除 | 引用/回复


所有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现在时间 01:36 PM 发布新主题    回复主题
总页数 (2) : « 1 [2]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示可打印版本 |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论坛跳转:
 

论坛状态:
你不可以发布新主题
你不可以回复主题
你不可以上传附件
你不可以编辑帖子
HTML代码禁止
vB代码允许
表情符号允许
[IMG]代码禁止
 

1999-2022 ASWECAN · 请尊重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内容不允许转载